垃圾分类就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尺度。事情虽小,却十分关键,一手牵着民生,一手连着文明,既关乎城市的“颜值”,更折射文明的“底色”。绍兴多年来力推垃圾分类,在全国率先探索打造“无废城市”,许多工作走在前列。特别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方面,绍兴越城区推行“公交式收运”“专线收运”“上门收运”“以桶换桶收运”四种新模式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好经验。
但是,垃圾分类这件“关键小事”,并非朝夕可成。它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也面临着“成长的烦恼”。比如垃圾房建得远还是近,每天的投放时间是早还是晚,还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(一)当前,绍兴越城住宅小区纷纷“撤桶”,建起了垃圾房,全面实现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的“公交式收运”,共计61条收运线路,其中34条其他垃圾收运线路、27条易腐垃圾收运线路。资料图片追溯绍兴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的发展史,运河首府小区算是较早出圈。2020年,该小区就已经开始试点越城区首个垃圾分类智慧化运行项目。运河首府小区有高层和排屋,约有488户业主。从规模上看,小区人数并不多,却设置3个投放点,并合理布点,业主从家到投放点的距离,控制在100米以内,便于业主就近投放。这也是参与投放率走高的重要原因。
投放点还配备AI识别分类监控设备,可采集居民每次投放行为数据,为每户居民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档案,实现垃圾投放监管的精细化、数字化。数据显示:今年1月份,该小区居民参与投放率97%以上、分类准确率高达98%,效果十分显著。如今,第三方派来的分拣员已撤走,不再向业主提供现场分类指导和监督,垃圾分类完全由业主自觉完成。运河首府也成为省内外考察团前来参观学习的“网红”小区。
(二)但是,有小区欢喜,也有小区犯愁。近日,绍兴天下花园小区部分业主就遇到了烦心事,最近小区要建2个垃圾分类房,在位置的选择上发生了矛盾。一些居民嫌建得太近,热天散发气味,影响正常生活;街道认为建得太远,可能不方便居民扔垃圾,有摆设之嫌。
另一方面,建成垃圾分类房的小区,投放质量也有好有坏。比如有些小区虽然建了垃圾分类房,每栋居民楼门口的垃圾桶也已撤走,但在“原址”上仍旧堆放着不少垃圾。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,源头减量、资源化利用、减少污染……种种利好,毋庸讳言。据统计,绍兴全市共有1260个小区创成“定时定点”越美小区,累计配备督导员2172名,撤桶并点15974处。其中,946个“定时定点”小区的投放点视频监控接入市生活垃圾分类监管平台,实现实时监管。与此同时,为破解“督导员履职不到位”“垃圾丢包”等问题,相关职能部门陆续出台小区垃圾丢包治理、桶边督导员管理、大件园林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等三个指导性文件,通过提高督导员履职能力、增设节假日投放时段、开展流动便民收运服务等方法,持续探索人性化投放服务。(三)检验垃圾分类的效果,两组数据非常关键。一是参与投放率,二是分类准确率。一味炫耀分类覆盖率,意义不大。上述两组数据,才是垃圾分类好坏的“晴雨表”。针对垃圾分类房建设问题,要聚焦“邻避效应”,及时公示新垃圾房选址。处理居民来访时,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需耐心解释,打消居民顾虑,同时增设通风、除臭等设备,尽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。
为提高分类准确率,无论是职能部门还是属地镇街,要引导居民树立“共治共享”、“家园共建”的理念,利用社区活动和业主微信群宣传,提升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;增派人手加大巡查力度,避免非投放时间出现乱投现象。垃圾分类与治理是一场持久仗,流程的每一步都是关键,从全局部署到践行,既需要科技智慧的助力加持,也需要让垃圾分类的观念切实走进每一个居民的心中。